纳百川IPO:市值预估33亿背后的财务分析与家族企业内部控制之忧 ——从政府补贴到疑似股东代持,分析新能源热管理龙头的真实面貌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纳百川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纳百川”)拟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募集8.29亿元资金。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根据纳百川向监管机构提交的最新文件,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2791.74万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至少25%,意味着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将达到约11166.96万股。以此推算,纳百川此次IPO的市值或将达到约33亿元。

    公司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和2023年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1亿元和0.89亿元。若按此业绩表现计算,纳百川的市盈率(PE)分别为29.7倍和37倍,显著高于其在招股书中提及的可比公司——三花智控、银轮股份和方盛股份等的平均市盈率,这些公司的市盈率分别仅为27倍、18倍和13.8倍。
纳百川资产收购损失
与政府补贴下的真实财务情况
    纳百川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纳百川曾雄心勃勃地计划通过股权收购的方式,从武汉天高熔接股份有限公司手中获取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处土地使用权及其厂房,总价值7700万元。然而,这一交易最终演变成一场代价高昂的法律纠纷。
资产收购变故:
    2019年5月,纳百川因发现资产已被武汉天高私自抵押,决定终止协议并要求退款,但遭到对方拒绝。随后,纳百川于2020年7月提起诉讼,经过一系列司法程序,最终在2021年底被法院裁定需承担房屋占用费、过户损失及违约金总计2208.66万元,而仅能收回91.34万元的转让款。这场败诉不仅令纳百川蒙受了超过20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更暴露了其在资产交易中的风险评估与决策漏洞。
政府补贴与财务真相:
    纳百川的财务健康状况,在政府的慷慨支持下得到了显著提升。2021年至2023年间,该公司累计获得政府补助高达5246万元,加上出口退税返还款3417万元,三年间总计8663万元的额外收入。这些数字几乎相当于纳百川过去三年累计净利润的三分之一,揭示了政府补贴在其利润结构中的重要角色。
    若剔除上述补贴,纳百川的实际财务表现将大幅缩水,凸显出其对政策红利的依赖程度。这不仅引发外界对其业务独立性和盈利能力的质疑,同时也折射出新能源行业在政策扶持下的普遍现象。
家族企业纳百川
个人账户交易揭示内部控制漏洞
  纳百川由陈荣贤、张丽琴及其子陈超鹏余共同掌控的企业。招股书披露,纳百川在2021年至2022年间,通过个人账户进行了一系列非正规的财务操作,引发了市场对于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性的分析。
    招股书显示,纳百川的控制权集中于陈荣贤、张丽琴夫妇及其儿子陈超鹏余手中,三人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超过55.58%的股权。此外,陈荣贤的兄弟陈荣波与张丽琴的兄弟张传建也是公司的创始股东。
    2021年至2022年期间,纳百川通过个人账户处理了相当规模的现金流。具体而言,公司通过个人账户收取的废料销售款和零星货款总计达到131.55万元和91.81万元,同时支付的成本费用分别高达306.03万元和101.81万元。这些账户涉及实际控制人张丽琴、销售部员工张×霞、马鞍山纳百川生产部员工曾×媚以及马鞍山纳百川总经理叶茂华。
    值得注意的是,张×霞和曾×媚的身份引发了诸多猜测。张×霞的名字与公司销售部掌控者宋其敏的配偶张旭霞相吻合,而曾×媚则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关联的曾秀媚名字相近。曾秀媚曾在2021年向公司提供了200万元借款并收取了22万元的利息,她是创始人之一张传建的配偶曾秀珠的姐妹。
     尽管纳百川在回复监管机构的问询时提到了使用个人账户进行交易的事实,但对于张×霞和曾×媚的身份并未给予充分解释,特别是考虑到这两人的名字与已知的关联方高度相似。这种信息披露的缺失,引发了关于公司治理和关联方交易透明度的担忧。
纳百川:神秘股东与是否代持分析
    招股书显示,温州纳百川科技开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作为纳百川的员工持股平台,持有公司12.12%的股份,即1014.86万股。值得注意的是,李晶的出资来源竟是由纳百川的实际控制人陈荣贤提供的借款,且约定在2025年底前归还。李晶以1.45元/股的价格认缴出资62.08万元,实际出资额为90万元,占纳百川科技3.1%的股份。随着纳百川估值从2019年的10150万元飙升至2023年的33亿元,这部分股份的价值也随之激增至约770万元。
李学荣与张丽云:特殊关联与银行贷款
    李学荣,作为实控人之一张丽琴姐妹张玉琴的配偶,曾于纳百川担任车间主任,后于2021年离职。而张丽云,张丽琴的妹妹,虽然没有直接在纳百川任职,但在公司资金紧张时,她帮助纳百川获得了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张丽云担任安徽盛久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监事,该公司计划在安徽萧县投资建设项目。尽管招股书未详细说明张丽云如何帮助纳百川获得银行贷款,但这一举动使其持有的股份价值达到约1240万元。
娄益桓:低调的持股者
相比之下,娄益桓的信息较少,招股书未详细提及他的背景,但他的持股价值约316万元。
代持疑云与股东适格性
    招股书称,李晶家庭成员为汽车行业资深专家,对纳百川的生产、研发提供过指导,因此,李晶作为纳百川科技的有限合伙人。然而,为何选择由李晶代持,而非直接由专家本人持股,背后的原因令人好奇。此外,李晶的股份未实际出资,而是由陈荣贤提供借款,这是否符合IPO股东穿透核查的相关规定,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透明度与合规性的呼唤

    在纳百川的IPO进程中,这些未在公司任职的股东如何获得股份,以及股份背后可能存在的代持或利益输送,都需要更深入的调查与透明的解释。根据IPO股东穿透核查规定,保荐机构有责任确保公司不存在违规入股或代持行为,并需对股东的适格性进行严格审查。
免责声明:【价值解码】撰写的报告,系基于我们认为可靠的或已公开的信息撰写,我们不保证文中数据、资料、观点或陈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任何情况下,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数据、资料、观点或所表述的意见,仅供信息分享和参考,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我们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机构撰写的报告中的任何数据、资料、观点、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阅读者自行承担风险。未经我们同意,不得对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

 


 

 



上一篇:联芸科技IPO解析:从估值152亿到关联交易,数据一致性与独立性成上市关键考验        下一篇:最后一页